SkyscraperCity Forum banner

亚洲10大高消费城市:中国占据半壁江山

7497 Views 20 Replies 8 Participants Last post by  oliver999
亚洲10大高消费城市:中国占据半壁江山

都说中国生活费很便宜,但已成历史。国际着名人力资源机构ECA公布调查显示,跨国企业派驻亚洲区员工的生活消费指数,因受欧美金融危机冲击,与亚洲货币持续强势等影响而大幅度攀升,在亚洲城市生活消费前十名中,中国即占了五名,其中北京、上海、香港等中国沿海大城市的消费水准已在国际上名列前茅。

  这项调查显示,北京、上海与香港的全球名次从去年的一○四、一一一与九八名,今年「大跃进」为二六、二八与二九名,挤进亚洲最贵前十名,而台北与高雄则居亚洲第一一、一八名。

  全球前五十城市亚洲入榜七个

  ECA本次针对全球城市生活费用的调查,涵盖三百七十多个跨国企业外派员工驻地城市,并针对粮油杂物、奶类产品、肉、鱼、新鲜水果、蔬菜等日常消费物品,以及饮品、烟草、衣服、电子货品、汽车、外出用餐等一般需求总共一百五十项进行支出调查,样本数十分全面。



查显示,北京、上海与香港的全球名次从去年的一○四、一一一与九八名,今年「大跃进」为二六、二八与二九名,挤进亚洲最贵前十名

  调查显示,全球排名前五十贵城市裡,亚洲区有七个城市入榜,日本的东京、名古屋、横滨、神户名列第二至第五名,中国的北京、上海、香港三城市,则由去年一○ 四、一一一与九八名,大幅跃进为二六、二八与二九名;至于全球生活费用最昂贵的城市是非洲安哥拉首都鲁安达,最便宜城市是赖索托首都巴赛鲁。

  在亚洲城市排名部分,日本首都东京依旧是亚洲生活费最贵的城市,其次是名古屋、横滨、神户,第五名起依序为北京、上海、香港、深圳、广州,新加坡是第十名,中国城市首次佔有半壁江山。

  大陆二线城消费指数持续窜升

  大陆二线城市的消费价格亦表现「不俗」,天津、大连、渖阳、青岛、成都、苏州、武汉、厦门、西安、南京等主要城市,全都挤进亚洲生活消费指数前卅名,而台北与高雄二城市物价位居中上,全球排名第七六名与一○九名,亚洲排名一一与一八。

  对于今年亚洲、特别是中国城市的消费指数大幅攀升,ECA亚洲区总监关礼廉指出,欧美国家因金融危机大幅削减驻外开支,加上亚洲各国货币走势强劲,成为拉高跨国公司派驻亚洲的生活消费指数。
1 - 20 of 21 Posts
生活在中国是痛苦的事情
最大的痛苦就是环境污染太严重了。。
早就有人指出这种评比是屁话。

他们测试的参考都是纯西方进口的商品,很多中国的中上层阶级都不用这些昂贵的物品。真正在北京、上海和西方生活得人都知道中国的生活费多么低廉。北京和上海的生活费要是比台北、高雄贵的话,那怎么解释那帮赖着不走的台巴子、韩国泡菜。
台湾《中国时报》12日发表文章称,常驻或出差到上海的台外资企业员工近年来都会发现,当地的物价愈来愈高,包括房地产、高档餐饮,甚至连一般的咖啡简餐,两相比较,台北的物价已瞠乎其后。


  文章称,随著人民币近年来升值,人民币兑台币从1比4到如今接近1比5,而“十里洋场”似乎回到70年前亚洲金融中心的物价水平。市区内的新房,每坪(3.3057平方米)大概都要从50万元新台币(下同)起跳,好一点地段几乎都是要上百万。


  文章说,上海的房市最近丝毫不畏金融海啸,许多人都捧著现金去买,“吓坏了许多物价观念还停留在十年前的台湾人”。

  以一般消费来说,上海的白领上班族,中午要吃一顿商业简餐,最便宜的西式轻食也要200元,星巴克的平均价格大约都要120元。


  就任一年多的上海远雄建设董事长李至春,就对当地高昂物价啧啧称奇,他认为,以中高级的餐厅来说,上海要比台北同等级至少贵了二至三成。


  李至春的看法并不夸张,因为上海五星级饭店的自助餐,每客价格大约在1500元到2500元之间;位于市区的稍微高级中餐厅,5个人吃一餐,不含酒水,至少要10000元。


  这种消费,连台资大公司的外派专业经理人,都觉得新台币在上海愈来愈不好用。
:)
最便宜的西式轻食也要200元
星巴克的平均价格大约都要120元
以中高级的餐厅来说,上海要比台北同等级至少贵了二至三成
因为上海五星级饭店的自助餐,每客价格大约在1500元到2500元之间
位于市区的稍微高级中餐厅,5个人吃一餐,不含酒水,至少要10000元
什么叫做“西式轻食”,还两百块钱。这么高级的东西我在金茂上班的时候都没见识过。我们都是吃职工食堂,票是公司发的,不要钱。

“星巴克”是什么设么社会场所?别把中国的星巴克和美国的星巴克搞混。中国的必胜客还有Butler和领座。

“中高级的餐厅”,你要到外滩三号吃饭,法籍Michelin三星厨师招待,当然是这个价格,因为台北不知道有没有这种场所。

到五星级饭店吃自助餐。他们以为五星级饭店是卖槟榔的啊?

“稍微高级的饭店”要一万块钱?我妈今天招待几个老熟人,到门口一家颇上档次的饭店,五个人吃了两百块钱不到。红酒、茶叶都是自己带的。现在经济危机,饭店为了促销,连开瓶费都取消了。

台资、外资跑到上海、北京来干什么?不就是因为成本低吗?他们傻啊?
什么叫做“西式轻食”,还两百块钱。这么高级的东西我在金茂上班的时候都没见识过。我们都是吃职工食堂,票是公司发的,不要钱。
:lol: “西式轻食” 是很搞笑,应该是说Deli类似的东西。

“星巴克”是什么设么社会场所?别把中国的星巴克和美国的星巴克搞混。中国的必胜客还有Butler和领座。

“中高级的餐厅”,你要到外滩三号吃饭,法籍Michelin三星厨师招待,当然是这个价格,因为台北不知道有没有这种场所。

到五星级饭店吃自助餐。他们以为五星级饭店是卖槟榔的啊?

“稍微高级的饭店”要一万块钱?我妈今天招待几个老熟人,到门口一家颇上档次的饭店,五个人吃了两百块钱不到。红酒、茶叶都是自己带的。现在经济危机,饭店为了促销,连开瓶费都取消了。

台资、外资跑到上海、北京来干什么?不就是因为成本低吗?他们傻啊?
《中国时报》文章举的例子很误导。但即使中国人不吃洋玩意,日常生活中食品和必需品占工资的比例要比欧美同样的比例高,这是事实。且不说日常食品和必需品的质量上还要比欧美差一些。

当然用欧美的工资来中国消费当然便宜啦,但这不是这个话题讨论的内容。
西方的东西质量是好,比如我在GP买的裤子,十年都不破,国内买的价格不低的裤子一个夏天就磨破了。但西方中产哪有十年穿一条裤子的,他们很多生活用品都是一两年就丢掉的,实际上的消费支出是差不多的。
我自己有一套小公寓,是政府拆迁的时候给的,改制的时候三万买下。我外婆的拆迁房七十多平七万。你小学时候的服务生要是分了房子,这房子现在恐怕也是他私有的了,也不会花很多钱。北京、上海便宜的旧房、私房不是没有。你要扎堆去买一百平的大房子是你自己找的。

要说医疗,我们这一片有社区医院,进去打针吃个药只要几毛钱几分钱。你要自己掏腰包去大医院找专家门诊是你自己找的。

要说教育,你只要把孩子往本地学校一送,交完每个学期几十到一百的学杂费,剩下的补课费、杂费一律不鸟。只要你狠,学校还得帮你跑街道申请贫困补助。

至于超市的的水果,小姐,你看样子真不是开火当家的。现在很多超市为了促销,把菜价压得比农贸市场还低。要是不促销,鬼去买它那蔫不拉基的菜。

什么高级进口水果。中国农民伯伯辛辛苦苦种出来那么便宜卖给你吃不吃,又白又胖营养过剩的加利福尼亚农场主用昂贵的沙特阿拉伯石油种出蛇果、提子,再用沙特阿拉伯的石油运过半个地球卖你,那玩意是你吃的吗?

要说打工,那当然是不能比的了。西方国家都劳动力紧张,工资高,中国城市里政府都化大笔大笔的钱养着几千万下岗职工,还到处游荡着找不到工作的上亿农民工,你一个细皮嫩肉的书生,你搬砖搬得过农民工吗?你搬得过农民工你肯拿农民工的工资吗?

国内挣钱是难,但这是由国内人口多、内部资源紧张、外部资源被他人占据,历史积累差、国家处于全球资本主义分工末端造成的。罔顾这些前提,你硬要去和北美、日本、西欧这些全球百分之几金字塔尖的人口去比,你当然比什么什么都是中国差。这百分之几的人口为什么生活得那么滋润?你要问问他们那些廉价的资源是怎么来的。
See less See more
上海我不知道,不过北京便宜的旧房、私房市区里还真没有,就算我不顾及自己把我腿走细两圈的风险跑到通州买一破不垃圾外面下大雨屋里下小雨的平房,哪怕就是15平也得要15万,市区里的就更别提,就算是你想买,人家不遇到个天灾人祸之类的大事也没谁会愿意把自己的老房子出售,就算有,也贵着呢!还不如跑5环附近买100来平的新房,现在的房子是刚性需求,你不买自有人买,那你买不买吧,不买?好,等6环去吧?还不买?没事,以后去昌平也不错,空气还好,只不过那时恐怕没个7、8千你也甭想住进去。
你作为一个北京本地人,你该住哪就住哪。你父母没房子,他们就辟不出个房间给你?想必你也是独生子女,以后你父母的房子就是你的,你老婆父母的房子也是你的,说不准将来你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房子也有你的份。你老婆那边就不用提了。中国总的趋势是计划生育(以及将来的不愿生育),你就躺床上等变房东吧。

专家不专家,实习医生不实习医生都没事,关键是医生要有医德,一个感冒被开个几百的药很常见,看病能否看的令人舒坦不但要看医院看医生,还要看运气,还要看RP。如果在碰到个大病什么的,那就是有RP有运气有盖世神医之外,还得荷包腰鼓才行滴
医生医德不好,你知道对自己腰包不好。是不是中国这样世界穷国要向富得流油的北欧国家一样全包医药费,让没医德的医生直接去坑国家,是不是就好了呢?

没有房子/医疗/教育这3座大山,吃点这些又何妨?本来舍不得的买来尝尝鲜拉动下消费不也挺好嘛,呵呵
房子/医疗/教育的钱在任何国家都是老百姓的钱,只不过是从那一路走的问题。你要国家把你百分之三十到七十的收入收上去(如果你有幸达到收入税门槛的话,你已经在中国人口金字塔顶端了),然后以漏雨的公房、设备落后的医疗、第三世界水平教育的方式还给你,你是自己跟自己过不去。

要尝鲜的话你随时都可以去,蛇果、提子的价格并非高到翡翠玛瑙的地步,一般的工薪阶层逢年过节、走亲访友还是都要买一点的。不过看你的架势不是当尝鲜,而是当大米吃。

可别小看农民工,那活还真是技术活,没那2下子还真别揽这瓷器活。现在实习都要托关系,不拿钱倒贴钱的都多得是,更多的很多学生还在寝室里眨吧着眼对未来一片茫然呢 PS:我是纯爷们
改革开放以前劳动力市场还没开放的时候城市贫困家庭贫困大学生到工地上搬砖打零工是经常地事情。那玩意有屁个技术。农村的孩子现在大都也是才刚刚从中学里出来,地里活多半从来没碰过。

中国要强盛,中国人才自信,活的才有底气。但扯远了,不管怎样,生活还是继续过,物价到底对老百姓影响如何,大家都明白
中国强盛你要有资源、你要有能力、你要有管理、你要有创业精神,你拿一张Wish List跑人家门口嚷嚷“你要给我这个你要给我那个”有什么用?中国强还是不强,请记住,中国没一个人欠你的。
See less See more
、你作为一个北京本地人,你该住哪就住哪。你父母没房子,他们就辟不出个房间给你?想必你也是独生子女,以后你父母的房子就是你的,你老婆父母的房子也是你的,说不准将来你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房子也有你的份。你老婆那边就不用提了。中国总的趋势是计划生育(以及将来的不愿生育),你就躺床上等变房东吧。

你是在讨论物价呢还是在做我个人的猜测呢,就算我不去买房,北京房价就合理了?我不知道你什么逻辑,不过还是注意我们讨论的主题,个人猜测多不和谐啊

医生医德不好,你知道对自己腰包不好。是不是中国这样世界穷国要向富得流油的北欧国家一样全包医药费,让没医德的医生直接去坑国家,是不是就好了呢?

房子/医疗/教育的钱在任何国家都是老百姓的钱,只不过是从那一路走的问题。你要国家把你百分之三十到七十的收入收上去(如果你有幸达到收入税门槛的话,你已经在中国人口金字塔顶端了),然后以漏雨的公房、设备落后的医疗、第三世界水平教育的方式还给你,你是自己跟自己过不去。

说实话,我反复看了N遍这段话(大概是我太笨了)还是不太理解你想告诉我什么,中国医疗制度好不好似乎是最不需要讨论的,因为结果很明白,当然前提是你要衡量包括城市农村东部西部的所有国人,而不是某几个人,否则你的结论就只能是无需医改

要尝鲜的话你随时都可以去,蛇果、提子的价格并非高到翡翠玛瑙的地步,一般的工薪阶层逢年过节、走亲访友还是都要买一点的。不过看你的架势不是当尝鲜,而是当大米吃。

蛇果、提子从一开头就是你说出来的,我个人只喜欢吃榴莲

改革开放以前劳动力市场还没开放的时候城市贫困家庭贫困大学生到工地上搬砖打零工是经常地事情。那玩意有屁个技术。农村的孩子现在大都也是才刚刚从中学里出来,地里活多半从来没碰过。

你什么意思呢?按你的意思,大学生回去工地里搬砖拿工资、农民的孩子更多的回家里种地就算是中国的进步了?

中国强盛你要有资源、你要有能力、你要有管理、你要有创业精神,你拿一张Wish List跑人家门口嚷嚷“你要给我这个你要给我那个”有什么用?中国强还是不强,请记住,中国没一个人欠你的。

你最好别把自己放到某种的道德的高度上去给人扣帽子,这里只是个BBS,大家只是讨论物价,不是老百姓进京上访,如果你想讨论物价,那继续,如果你只是想发泄发飙,我还真没功夫陪你玩
我并没有什么道德的高度,要说道德高度是你拿什么高物价、三座大山、老百姓如何如何给自己垫脚。我的观点很清楚,我不欠你的,我周围的人不欠你的,推广一步讲,这个国家不欠你的。

中国是一个穷国,我们付出同样的劳动得到比别人低的报酬,然后还要去和富国争同一份资源,这是个总的前提。离开这个前提说谈什么物价水平有什么意思?

中国住房医疗教育好不好,贵不贵,那是一个可耕地贫乏的农业人口大国所能做到得。你要硬和人口稀少、或者资源丰富、或者工商业高度发达、或者历史积累雄厚的国家、地区去比,你想说明一个什么问题呢?
也别争了,其实都同意中国很多城市是高消费的城市(当然相对于工资而言),LEO主要意思是这是由国情决定的,现在不应过多抱怨。我以前MBA时写过一篇论文,从外贸和汇率的角度谈为什么“中国是一个穷国,我们付出同样的劳动得到比别人低的报酬”?

确实是经济科技发展的不同阶段造成的,其实我觉得所有的发展中国家城市都是高消费城市,工资中可自由支配的比例少于发达国家,所以生活水平才低吗?

我父母从中国去美国,刚来时觉得什么都贵,每天超市买菜,半年后临走时的结论是,“美国的东西真的很便宜” !(当然是相对工资来说的啊)
我说的就是这个意思。比如中国货(不是外资或合资的产品)在中东、南美、非洲特别好卖,很多都是没名字的假冒商品。为什么?以为那里的工资不见得比中国高,物价倒比中国更贵。

我原来的意思就是说明,很多人已经反复指出这份排名表毫无意义,因为它根据的是来自西欧、北美商品的价格。在莫斯科、东京、北京、上海,这些都是当地人很少用的纯进口货,只供一些欧美外派人员小圈子使用。这张表主要是供欧美的一些大公司外派人员使用的。他们要根据这张表发补贴,保证那些不情愿外派的经理在国外吃国内一样的菜、穿一样的衣服、使用一样的肥皂,好减轻思乡情绪。这张表对日本人都没什么意义,因为他们考察的是日本人使用的商品(现在上海、广州等大城市都有专供日籍人事的超市、书店、餐馆)。我们中国人就更不要凑热闹了。

上面那位仁兄这方面吵不过,就把住房、教育、医疗之类的扯进来,绝对值吵不过就吵相对值。这样吵来吵去就看大家的“解读”本领了。

但是你看看原文就知道,人家说的是:

对于今年亚洲、特别是中国城市的消费指数大幅攀升,ECA亚洲区总监关礼廉指出,欧美国家因金融危机大幅削减驻外开支,加上亚洲各国货币走势强劲,成为拉高跨国公司派驻亚洲的生活消费指数。
See less See more
上面那位仁兄这方面吵不过,就把住房、教育、医疗之类的扯进来,绝对值吵不过就吵相对值。这样吵来吵去就看大家的“解读”本领了。
是吵不过您老人家,因为你想吵我并不想吵,明白?算我扯得不对,这些东西不用消费,行了吧,你赢了!
香港人最喜欢到深圳消费,我妈妈和姐姐最喜欢按摩,美发和美容!
1 - 20 of 21 Posts
This is an older thread, you may not receive a response, and could be reviving an old thread. Please consider creating a new thread.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