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中国是痛苦的事情
都说中国生活费很便宜,但已成历史。国际着名人力资源机构ECA公布调查显示,跨国企业派驻亚洲区员工的生活消费指数,因受欧美金融危机冲击,与亚洲货币持续强势等影响而大幅度攀升,在亚洲城市生活消费前十名中,中国即占了五名,其中北京、上海、香港等中国沿海大城市的消费水准已在国际上名列前茅。
这项调查显示,北京、上海与香港的全球名次从去年的一○四、一一一与九八名,今年「大跃进」为二六、二八与二九名,挤进亚洲最贵前十名,而台北与高雄则居亚洲第一一、一八名。
全球前五十城市亚洲入榜七个
ECA本次针对全球城市生活费用的调查,涵盖三百七十多个跨国企业外派员工驻地城市,并针对粮油杂物、奶类产品、肉、鱼、新鲜水果、蔬菜等日常消费物品,以及饮品、烟草、衣服、电子货品、汽车、外出用餐等一般需求总共一百五十项进行支出调查,样本数十分全面。
![]()
查显示,北京、上海与香港的全球名次从去年的一○四、一一一与九八名,今年「大跃进」为二六、二八与二九名,挤进亚洲最贵前十名
调查显示,全球排名前五十贵城市裡,亚洲区有七个城市入榜,日本的东京、名古屋、横滨、神户名列第二至第五名,中国的北京、上海、香港三城市,则由去年一○ 四、一一一与九八名,大幅跃进为二六、二八与二九名;至于全球生活费用最昂贵的城市是非洲安哥拉首都鲁安达,最便宜城市是赖索托首都巴赛鲁。
在亚洲城市排名部分,日本首都东京依旧是亚洲生活费最贵的城市,其次是名古屋、横滨、神户,第五名起依序为北京、上海、香港、深圳、广州,新加坡是第十名,中国城市首次佔有半壁江山。
大陆二线城消费指数持续窜升
大陆二线城市的消费价格亦表现「不俗」,天津、大连、渖阳、青岛、成都、苏州、武汉、厦门、西安、南京等主要城市,全都挤进亚洲生活消费指数前卅名,而台北与高雄二城市物价位居中上,全球排名第七六名与一○九名,亚洲排名一一与一八。
对于今年亚洲、特别是中国城市的消费指数大幅攀升,ECA亚洲区总监关礼廉指出,欧美国家因金融危机大幅削减驻外开支,加上亚洲各国货币走势强劲,成为拉高跨国公司派驻亚洲的生活消费指数。
台湾《中国时报》12日发表文章称,常驻或出差到上海的台外资企业员工近年来都会发现,当地的物价愈来愈高,包括房地产、高档餐饮,甚至连一般的咖啡简餐,两相比较,台北的物价已瞠乎其后。
文章称,随著人民币近年来升值,人民币兑台币从1比4到如今接近1比5,而“十里洋场”似乎回到70年前亚洲金融中心的物价水平。市区内的新房,每坪(3.3057平方米)大概都要从50万元新台币(下同)起跳,好一点地段几乎都是要上百万。
文章说,上海的房市最近丝毫不畏金融海啸,许多人都捧著现金去买,“吓坏了许多物价观念还停留在十年前的台湾人”。
以一般消费来说,上海的白领上班族,中午要吃一顿商业简餐,最便宜的西式轻食也要200元,星巴克的平均价格大约都要120元。
就任一年多的上海远雄建设董事长李至春,就对当地高昂物价啧啧称奇,他认为,以中高级的餐厅来说,上海要比台北同等级至少贵了二至三成。
李至春的看法并不夸张,因为上海五星级饭店的自助餐,每客价格大约在1500元到2500元之间;位于市区的稍微高级中餐厅,5个人吃一餐,不含酒水,至少要10000元。
这种消费,连台资大公司的外派专业经理人,都觉得新台币在上海愈来愈不好用。
最便宜的西式轻食也要200元
星巴克的平均价格大约都要120元
以中高级的餐厅来说,上海要比台北同等级至少贵了二至三成
因为上海五星级饭店的自助餐,每客价格大约在1500元到2500元之间
什么叫做“西式轻食”,还两百块钱。这么高级的东西我在金茂上班的时候都没见识过。我们都是吃职工食堂,票是公司发的,不要钱。位于市区的稍微高级中餐厅,5个人吃一餐,不含酒水,至少要10000元
:lol: “西式轻食” 是很搞笑,应该是说Deli类似的东西。什么叫做“西式轻食”,还两百块钱。这么高级的东西我在金茂上班的时候都没见识过。我们都是吃职工食堂,票是公司发的,不要钱。
《中国时报》文章举的例子很误导。但即使中国人不吃洋玩意,日常生活中食品和必需品占工资的比例要比欧美同样的比例高,这是事实。且不说日常食品和必需品的质量上还要比欧美差一些。“星巴克”是什么设么社会场所?别把中国的星巴克和美国的星巴克搞混。中国的必胜客还有Butler和领座。
“中高级的餐厅”,你要到外滩三号吃饭,法籍Michelin三星厨师招待,当然是这个价格,因为台北不知道有没有这种场所。
到五星级饭店吃自助餐。他们以为五星级饭店是卖槟榔的啊?
“稍微高级的饭店”要一万块钱?我妈今天招待几个老熟人,到门口一家颇上档次的饭店,五个人吃了两百块钱不到。红酒、茶叶都是自己带的。现在经济危机,饭店为了促销,连开瓶费都取消了。
台资、外资跑到上海、北京来干什么?不就是因为成本低吗?他们傻啊?
你作为一个北京本地人,你该住哪就住哪。你父母没房子,他们就辟不出个房间给你?想必你也是独生子女,以后你父母的房子就是你的,你老婆父母的房子也是你的,说不准将来你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房子也有你的份。你老婆那边就不用提了。中国总的趋势是计划生育(以及将来的不愿生育),你就躺床上等变房东吧。上海我不知道,不过北京便宜的旧房、私房市区里还真没有,就算我不顾及自己把我腿走细两圈的风险跑到通州买一破不垃圾外面下大雨屋里下小雨的平房,哪怕就是15平也得要15万,市区里的就更别提,就算是你想买,人家不遇到个天灾人祸之类的大事也没谁会愿意把自己的老房子出售,就算有,也贵着呢!还不如跑5环附近买100来平的新房,现在的房子是刚性需求,你不买自有人买,那你买不买吧,不买?好,等6环去吧?还不买?没事,以后去昌平也不错,空气还好,只不过那时恐怕没个7、8千你也甭想住进去。
医生医德不好,你知道对自己腰包不好。是不是中国这样世界穷国要向富得流油的北欧国家一样全包医药费,让没医德的医生直接去坑国家,是不是就好了呢?专家不专家,实习医生不实习医生都没事,关键是医生要有医德,一个感冒被开个几百的药很常见,看病能否看的令人舒坦不但要看医院看医生,还要看运气,还要看RP。如果在碰到个大病什么的,那就是有RP有运气有盖世神医之外,还得荷包腰鼓才行滴
房子/医疗/教育的钱在任何国家都是老百姓的钱,只不过是从那一路走的问题。你要国家把你百分之三十到七十的收入收上去(如果你有幸达到收入税门槛的话,你已经在中国人口金字塔顶端了),然后以漏雨的公房、设备落后的医疗、第三世界水平教育的方式还给你,你是自己跟自己过不去。没有房子/医疗/教育这3座大山,吃点这些又何妨?本来舍不得的买来尝尝鲜拉动下消费不也挺好嘛,呵呵
改革开放以前劳动力市场还没开放的时候城市贫困家庭贫困大学生到工地上搬砖打零工是经常地事情。那玩意有屁个技术。农村的孩子现在大都也是才刚刚从中学里出来,地里活多半从来没碰过。可别小看农民工,那活还真是技术活,没那2下子还真别揽这瓷器活。现在实习都要托关系,不拿钱倒贴钱的都多得是,更多的很多学生还在寝室里眨吧着眼对未来一片茫然呢 PS:我是纯爷们
中国强盛你要有资源、你要有能力、你要有管理、你要有创业精神,你拿一张Wish List跑人家门口嚷嚷“你要给我这个你要给我那个”有什么用?中国强还是不强,请记住,中国没一个人欠你的。中国要强盛,中国人才自信,活的才有底气。但扯远了,不管怎样,生活还是继续过,物价到底对老百姓影响如何,大家都明白
我并没有什么道德的高度,要说道德高度是你拿什么高物价、三座大山、老百姓如何如何给自己垫脚。我的观点很清楚,我不欠你的,我周围的人不欠你的,推广一步讲,这个国家不欠你的。、你作为一个北京本地人,你该住哪就住哪。你父母没房子,他们就辟不出个房间给你?想必你也是独生子女,以后你父母的房子就是你的,你老婆父母的房子也是你的,说不准将来你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房子也有你的份。你老婆那边就不用提了。中国总的趋势是计划生育(以及将来的不愿生育),你就躺床上等变房东吧。
你是在讨论物价呢还是在做我个人的猜测呢,就算我不去买房,北京房价就合理了?我不知道你什么逻辑,不过还是注意我们讨论的主题,个人猜测多不和谐啊
医生医德不好,你知道对自己腰包不好。是不是中国这样世界穷国要向富得流油的北欧国家一样全包医药费,让没医德的医生直接去坑国家,是不是就好了呢?
房子/医疗/教育的钱在任何国家都是老百姓的钱,只不过是从那一路走的问题。你要国家把你百分之三十到七十的收入收上去(如果你有幸达到收入税门槛的话,你已经在中国人口金字塔顶端了),然后以漏雨的公房、设备落后的医疗、第三世界水平教育的方式还给你,你是自己跟自己过不去。
说实话,我反复看了N遍这段话(大概是我太笨了)还是不太理解你想告诉我什么,中国医疗制度好不好似乎是最不需要讨论的,因为结果很明白,当然前提是你要衡量包括城市农村东部西部的所有国人,而不是某几个人,否则你的结论就只能是无需医改
要尝鲜的话你随时都可以去,蛇果、提子的价格并非高到翡翠玛瑙的地步,一般的工薪阶层逢年过节、走亲访友还是都要买一点的。不过看你的架势不是当尝鲜,而是当大米吃。
蛇果、提子从一开头就是你说出来的,我个人只喜欢吃榴莲
改革开放以前劳动力市场还没开放的时候城市贫困家庭贫困大学生到工地上搬砖打零工是经常地事情。那玩意有屁个技术。农村的孩子现在大都也是才刚刚从中学里出来,地里活多半从来没碰过。
你什么意思呢?按你的意思,大学生回去工地里搬砖拿工资、农民的孩子更多的回家里种地就算是中国的进步了?
中国强盛你要有资源、你要有能力、你要有管理、你要有创业精神,你拿一张Wish List跑人家门口嚷嚷“你要给我这个你要给我那个”有什么用?中国强还是不强,请记住,中国没一个人欠你的。
你最好别把自己放到某种的道德的高度上去给人扣帽子,这里只是个BBS,大家只是讨论物价,不是老百姓进京上访,如果你想讨论物价,那继续,如果你只是想发泄发飙,我还真没功夫陪你玩
对于今年亚洲、特别是中国城市的消费指数大幅攀升,ECA亚洲区总监关礼廉指出,欧美国家因金融危机大幅削减驻外开支,加上亚洲各国货币走势强劲,成为拉高跨国公司派驻亚洲的生活消费指数。
是吵不过您老人家,因为你想吵我并不想吵,明白?算我扯得不对,这些东西不用消费,行了吧,你赢了!上面那位仁兄这方面吵不过,就把住房、教育、医疗之类的扯进来,绝对值吵不过就吵相对值。这样吵来吵去就看大家的“解读”本领了。